低碳倡导的食材尤其是油在中国就很少,老百姓平常也很少见到,大点的超市未必有,油都是属于热带果油等。
人们都会有个困惑:食用油嘛,差不多得了,非得又费钱又费力地买那些“热带果油”吗?
确实,不论是野兽生活,还是国内外大部分低碳水饮食倡导者,一般都会把糖以及精制碳水化合物做为重点火力攻击对象。
但凯特博士不同,她首先把矛头对准了精炼种子油。糖已经成为众矢之的,精炼种子油却还没有引起足够的警惕。实际上,它的杀伤力不亚于糖。
在《深度营养》中,凯特博士用了整整两章的篇幅,详细介绍了精炼种子油对人体的破坏性 —— 不仅会导致动脉硬化,还阴险地、耐心地破坏大脑机能。觉得危言耸听?往下看。
01
精炼种子油,易燃易爆炸
名字,是最短的咒语”。精炼种子油就有个很蛊惑的名字 —— 植物油(vegetable oil)。凭这个名字的掩护,食品工业操纵消费者的潜意识,让人们觉得这是一种天然、健康、绿色的食品。但实际上,它完全是现代工业的产物。
野兽生活也发布过“如何选择食用油”的推文,提到过食用油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 氧化稳定性。而氧化稳定性又直接由油品中饱和脂肪酸(SFA)、单不饱和脂肪酸(MUFA)和多不饱和脂肪酸(PUFA)所占的比例决定。多不饱和脂肪酸 比例越高,油品的稳定性越差,越容易被氧化。
但这究竟意味着什么?会对身体造成怎样的影响呢?凯特博士告诉我们,正是易氧化这个特点,让“植物油”成为危险品。
今天重点要谈的精炼种子油,含有大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。为什么呢?因为种子里的脂肪大部分就是多不饱和脂肪酸,这是由植物的生存策略决定的。
生存策略都是完整配套的。种子是植物最宝贵的部分,为了防止温度升高和阳光照射引起多不饱和脂肪酸氧化,种子里配备了各种各样的抗氧化物。但这些保护措施会在精炼种子油的生产过程中将被悉数解除。
如果你吃过椰肉、橄榄或牛油果,肯定有这个体会,一咬一嘴油,用勺子压一压都有油脂渗出。但想获取种子里的油脂就没那么容易了,即使是黄豆、油菜籽这类脂肪含量较高的种子,也必须强力碾压。更别提脂肪含量只有7%的玉米、20%的米糠之类了。
某品牌葵花籽油,以“富含维生素E”为卖点
这还不算,几番折腾下来,本来跟多不饱和脂肪酸相生相克的抗氧化物全部被破坏,这意味着精炼种子油的氧化反应性更强。事实上,精炼种子油在瓶子里就已经不够稳定了,生产商不得不往加回一些抗氧化成分,比如维生素E,还把这包装成个卖点,其实只是为了稳定油品,延长保质期。
心和脑,是我们最重要的两大器官,既关乎灵魂安放,又关乎物理存在。而精炼种子油凭着高氧化反应性,居然能同时对它们造成慢性损伤。在“植物油”这个听起来很健康的名称的掩护下,大多数人对此浑然不觉。
邓布利多说过:“对事物永远使用正确的称呼”。从今天起,请使用正确的称呼 —— 精炼种子油。
至于椰子油、棕榈油、橄榄油、牛油果油,虽然也属于“植物油”,但它们是“果实油”,富含饱和脂肪酸或单不饱和脂肪酸,在加工过程中,脂肪分子依然能维持稳定性,可以安心选购。
电话:020-34528332
邮件:sales@chinaoilfilter.com